首页 > 滚动 > > 正文
千年重镇流饭桥
2023-08-30 17:32:38 来源:个人图书馆-新用户3977kh2R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流饭桥村碑  清朝初年重修的流饭桥古石桥

五代后晋以前,潍县即有刘范院村,后因该村人在于河上修建桥梁,上游东明寺僧人为之感动,顺流以簸箩送来“浮饭一包”,“桥工食之”,由此桥梁得名“流饭桥”。此桥历代重修不辍,后建为五孔石桥,流饭桥发展为商贾重镇,长盛不衰,人才辈出。刘范院村因桥更名 桥名“流饭”因善缘  大于河古称渏水,发源于昌乐县方山,一路自西南向东北流,逶迤蜿蜒,进入古老潍县的西部。流至下游,远远望去,原野上一个如豆的小村庄紧紧坐落在河水的西岸,村名刘范院,毋庸置疑,是因刘、范两姓立村而得名的。  村庄虽小,却经历了苍茫的历史风雨。后晋天福二年(937),傍河而建的东明寺重修,留下碑碣一幢,碑文内有“刘范院主僧”“刘范院行者毛铎妻王氏”等记载,可知历史上五代时期的后晋王朝以前,即有此村。  历史岁月的某个节点上,刘范院村人要在大于河上修建桥梁,东西横跨河水,方便行人。出动车马,不远百里,从南山搬运巨石,身冒寒暑,日夜施工。这一莫大善举感动了东明寺的僧人,自上游顺流以簸箩送来“浮饭一包”,“桥工食之”,由此桥梁得名“流饭桥”。  元朝中叶,王姓自临淄孙篓店辗转流离迁入村中,谐音“刘、范”,以桥名村,刘范院更名为“流饭桥”。村人恪守着传统意识中的“修桥补路,善莫大焉”,珍视桥梁,世代重修不辍。至清朝顺治年间再次重修时,已建成五孔石桥,皆以巨石砌成,坚固壮观,远近客商重载跨过大于河,必走此桥。行商坐贾如潮来 小村繁华成重镇  这一修桥善行,如烈火烹油,催发了行商坐贾如潮而来的发展之势。自明代起,官府借坚固桥梁之便,将流饭桥规划在了官府驿道的沿途上。  据《潍县志稿·疆域》载,旧时潍县官道5条,其中向西北一条自城北门西北行,过于河店子村、流饭桥村、槐埠村进入寿光境,然后过河北境,直达京师。又据清乾隆版《潍县志》载,县内急递铺15座,其中城西北3座,流饭桥设铺一座,立旗一杆作为标志,夜则张灯招徕路人。  在明、清两代的交通制度中,递铺即驿站,负责传递官方文书,接待过往官员,配有一定数量驻铺兵夫,并配有快马、走驴、官轿等,借此优势,流饭桥率先开起了“官字号”客店。官道即驿道,潍县地扼胶东走廊,居鲁地东西交通孔道之中心,西北向的驿道,成为山东东部往返京师的必由之路,于是,四方负贩巨商大贾,摩肩击毂,车水马龙。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,一座桥梁的带动,使小村在历史的杂沓脚步声中,蔚然成为了一方重镇。  日积月累,沿递铺所在的一条街,蜿蜒曲折,建起了鳞次栉比的店号,街路全部用青石板铺就,称“青龙街”,东接流饭桥石桥,西连驿道出村路口。走进旧时的流饭桥村青龙街,家家建有正房开门即街的铺面,百货杂陈,理发馆、戏馆,甚至优伶卖笑处、鸦片馆,三教九流俱全。清乾隆时,地方承平,镇上进入了鼎盛期,发展起五日内两个集日,逢农历一、六日,四、九日皆为集日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、十月十五有两次山会,各历时前后三天。届时,远近客商提前抢滩进入市场,人山人海,晨起叫卖声即响遏行云,震耳欲聋。搭台唱戏,张棚说书,跑马卖解,戏法魔术,无一不有。骡马牲畜市已无地可占,只得设于村外。村西部大水湾周围,地势低洼,雨雪天泥泞难走,寸土寸金的山会期内,为挤入村中,顾不得地势选择,在此占摊辟为了木货市场。  相传会期结束,遗落的鞋袜,得用大土筐抬走。沿街乞讨的叫花子提前到来,捡拾遗落在地的方孔铜钱,聊可免去会期后的三五日饥寒之苦。青龙街建阁成景观 古镇长盛人才辈出  据说,江南一术士异人流落至此,嫉妒镇上兴盛,谎说青龙街上石板为龙鳞,脚踏龙鳞,大不吉祥。街上父老信此邪说,把铺街石板悉数揭去。异人暗自得意,等待着镇上的衰败。异术不慎泄露后,全村父老戮力同心,共襄义举,捐资在青龙街两端分别建起了东阁、西阁。阁为二层,下为出村门洞,日开夜闭,防匪防盗。上建庙宇,避邪消灾。东阁建龙王庙,西阁建玉皇庙。神像威武矗立外,另配有民间故事雕塑“八仙过海”“目莲救母”等,成为一方景观,表现着人心正、灾自消的传统美好道德,压制了揭去“龙鳞”的异术破坏。  此后,古镇长盛不衰,仁人志士辈出,淳朴民风日上。古镇文化发达,据《潍县志稿》载,仅有清一代,村内入志人物达10人之多。清代下半叶,欧风东渐,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,知县李务滋捐俸兴建乡村义学5处,首选流饭桥村。百业兴旺,犹以餐饮业一枝独秀,流饭桥火烧远传千里,遐迩闻名。在乡、社、区等县下历史行政建置中,皆为区域内首村。  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,镇上依然是于河人民公社党委驻地,铁木联合厂、公社医院、糕点加工厂、供销社、生猪收购点等皆设于村中。  正如村东川流不息的大于河,在漫长的沧桑岁月中,流饭桥遗风长存,文明赓续,书写着自己无尽的“乡愁”故事。

关键词:

为您推荐